Skip to main content

Biomes 研究筆記 1

Wei Ji

前一陣子在 GitHub 上找到有興趣的專案,放到口袋清單之後,終於在上週 (2025-10-22) 忍不住把它拿出來玩了,這裡紀錄一下到目前為止 (2025-11-02) 的進度。

來自 Global Illumination, Inc. 的 Biomes

Biomes 是一個(理論上)能夠在瀏覽器執行的開源方塊沙盒多人連線角色扮演遊戲 (MMORPG)。

為什麼我說「理論上」呢?因為這個專案已經葛屁兩年了,在親眼看到以前說不準它的實際情況。

並且專案停滯的時間點剛好是 OpenAI 收購 Global Illumination (Biomes 背後的公司團隊) 的時間點1

動機

不熟悉我的讀者可能不理解我沒事幹麻去撿一個死兩年專案的屍體,這些是我曾經寫過相關的文章:

作為一個開源 Minecraft 愛好者(?),我一直都有在關注開源軟體圈中與 Minecraft 的發展,特別是物色一個適合的目標 fork 它改成我想要的樣子。

Biomes 乍看之下完成度很高:

而且是使用貼近 Web 的技術(Typescript, WASM...)實做,對我而言理解的門檻會低得多(比起 C++ 實做的 Minetest)。

專案的第一印象

該專案使用異構單體庫結構,也就是:

  • 單庫(Monorepo):使用一個 Git 庫存放所有模組與程式碼。
  • 異構(Polyglot):多個模組涉及不同的程式語言與技術棧(Techstack)。
  • 單體(Monolithic):所有程式碼會組裝成單一的 Web 服務。
info

「異構單體庫」並不是一個正式用語,但是我試著用中文組裝成一個最簡要能表達多個複雜的概念的詞彙。

並且透過 Bazel 這個工具來處理複雜的仰賴鏈,接著在外面套一層 Python 腳本,所有操作都需要透過 b.py 完成。

雖然試著用 Bazel 把專案跑起來,但是似乎是工具版本不符的原因,整個過程並不順利。加上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「全家桶」結構,因此下一步就是開始拆專案。

拆拆拆

一些比較大型模組會有自己獨立的 README.md

find . -name README.md
./README.md
./voxeloo/README.md
./docs/README.md
./src/client/README.md
./src/shared/README.md
./src/server/README.md
./src/server/bob/README.md
./src/server/shared/README.md
./src/benchmarks/README.md
./src/galois/README.md
./src/galois/js/README.md
./.githooks/README.md
./scripts/tsconfig-replace-paths/README.md
./.devcontainer/README.md

接著是找到外部仰賴最少,即仰賴鏈最上游的模組。

docs

第一個抽出的模組是網頁文件:

https://github.com/FlySkyPie/biomes-docs

它不仰賴別人的模組也沒有被仰賴,並且有自己獨立的 package.json,很容易抽出。

yarn 轉換成 pnpm、修復幽靈仰賴;並且處理的圖片都儲存在 git LFS 的問題之後就能正常運作了。

geometry.hpplight_kernel.hpp

接下來的兩個模組則是用 Python 生成 .hpp 函式庫:

其中一個還使用了 Jinja2 — 基於 Python 的樣板引擎/函式庫。

voxeloo

接著是名為 voxeloo 的組件,使用了前述程序化生成的 .hpp

在原本使用 Bazel 處理的仰賴鏈中,還包含了一些指向 GitHub 的外部函式庫,例如:catch2eigenrobin-hood-hashingzstd...。

在這方面我使用 CPM.cmake 來處理仰賴關係,只要目標有撰寫良好的 CMakeLists.txt,就可以把 C++ 專案當成套件拉進專案使用。

第三方函式庫

OpenSimplexNoise 原本的 Git Repo 沒有 CMakeLists.txt,所以我 fork 之後加上 CMakeLists.txt

opttritri.htribox3.h 這兩個檔案原本是直接放在專案內的,我就稍微朔源了一下然後一樣加上 CMakeLists.txt

voxeloo Python 榜定

Biomes 對 voxeloo 實做了兩種綁定/交叉編譯,將其從 C++ 專案轉換成其他語言的函式庫,其中一個是 Python,並且透過 pybind11 實現。

我使用 scikit-build 作為 Python 的建置後端 (Build Backend) 將奇打包成一個 Python 庫 (Python Wheel),並且補上型別資訊 (Stub)。

Footnotes

  1. OpenAI收購AI設計公司Global Illumination | iThome. Retrieved 2025-10-06 from https://www.ithome.com.tw/news/158307